Thursday, February 3, 2011

雜記

明天雖然要考試
但是心煩意亂
姑且就來整理一下最近在想什麼

《課》
這學期沒有繼續上研究所的個經總經
一來是覺得如果之後申請到決定繼續唸的話還是要再學一次
二來是想要尋找自己覺得有興趣的領域
結果這學期只修了一門課
因為畢業學分已經夠了
這樣可以少繳點錢
修的課是數學系開的Analysis I
相當於台大上學期的高等微積分
會修這門課是因為上學期修經研所的個經和總經的時候
發現自己在數學方面的不足
在聽了其他同學的建議之後
這學期就跑來修了
除此之外
我還有旁聽一門經濟系開的教育經濟學
原因是在台灣很少聽到用經濟學來看教育問題
而且這門課要求期末要交一篇term paper
於是我就想利用這門課來體驗看看作研究是什麼樣子
其實我覺得這門課還蠻重的
因為每星期上課兩次
每次都有reading assignments
而且都是好幾十頁的paper 我常常都看不完
對於我這種從沒上過reading量很大 閱讀速度又不很快的人
這門課佔據我不少的時間
另外我本來還有打算去旁聽勞動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
但是發現以老師上課的方式
我自己唸還比較有效率
於是我就買了課本不去上課了
希望自己在這學期有辦法把這兩本課本唸完

《停損點》
去年夏天給自己設了一年的停損點
想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去好好嘗試經濟這個領域 摸清楚自己的感覺
如今過了一半了
而且已經把經濟博士班的申請都丟出去了
但是其實這並不代表我已經下定決心要走上經濟學家這條路了
我不過是預先準備可能的選擇而已
當實際走進去之後的確比較會清楚這條路是什麼樣子
但是其實相對地也有更多的問號冒出來
像是自己的能力行不行 以後有沒有飯吃 學海茫茫自己的熱情究竟在哪裡等等
事情反而變得比較複雜而不是比較簡單
所以我的未來在哪裡對我來說仍是個大哉問
我連過了這學期之後會在哪裡都不曉得
有時候還是不免會對這種不確定的心情感到焦慮
但是我也只能告訴自己自己還有一學期的時間要盡力去嘗試
不要辜負這可能是我還能如此放膽嘗試的最後一年
不要辜負我爸媽還願意讓我如此無後顧之憂地去做
儘管我知道他們可能比我還擔心
說穿了也就只能這樣而已

《分別》
最近有一個朋友要離開Madison去工作了
之後就是相隔兩地
下一次見面不知道會是在何時何地
其實這種情形從小到大未曾間斷過
國中 高中 大學 當兵 甚至是親人離去
只是我無論如何都無法習慣就是了
我想我是比我表面上看起來還要重感情許多的人吧
想到幾個月之後就要跟更多的人說再見
心情就不免有些低落
實在是不喜歡這種感覺
隨著年紀增長
要碰到感覺能做朋友的人變得越來越困難
要能夠建築起一段單純的友誼又更困難了
我沒有辦法確定這份感覺能夠維持多久
所以才會擔心這得來不易的感覺會變質
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純粹》
有時候會去想自己的一生究竟想追求什麼
會希望有錢但是不會希望那是全部
會希望有功名但是也知道那種快樂往往只是當得到的那一霎那
我想我一直在追求一種「純粹」的「感覺」
就是那種不能吃不能用無法累積只有當下能體會的感覺
像是彼此之間沒有利益關係只是單純建構在信任上的友誼
是一種君子之交 淡如水 但是澄澈透明
像是單純為了一個讓大家都能受惠的理想 即使只有自己付出代價也無所謂
這種理想不一定要是什麼大事
不需要獲得什麼權力地位才能做 而是觸手可及的
可能只是單純想煮一桌好菜 弄一點餘興節目給一樣沒法回家的人一起同樂
或是為一個朋友準備一張卡片這麼簡單
很多只是一般人覺得和自己的利益無關
做了只會浪費時間浪費精神又沒辦法寫在履歷表上的事
但是其實也就是因為這樣才突顯出它的純粹
我覺得這些是很迷人很浪漫的事

《可能的事實》
其實當初想要轉去唸經濟有一部份的出發點也是建立在這純粹上
但是當它變成一個人賴以生存並且要和人競爭的事情時
我不敢想像它是否還能依然純粹
於是我有時候會想
既然如此 其實我並不需要執著一定要做什麼樣的職業才能追求這純粹
於是剩下的問題變成只是想討什麼樣的飯吃而已
這部份還不是那麼地清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