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7, 2011

1.上星期五算是我室友的歡送會
因為她即將要離開IBM去耶魯念博士(IBM贊助的 爽翻了)
所以她邀請一些同事和朋友一起去bar的happy hour喝酒吃東西聊天
在那裡我認識了一個台灣人
高二念完就到夏威夷去
唸完大學後到MIT繼續念博士 接著來IBM工作
她是我在這裡碰到的第三個台灣人
大概三十出頭
聊著聊著她說她接著要去一個台灣人的家裡吃晚餐
問我要不要一起去
想說可以多認識些台灣人 我一口就答應了
那家的女主人是個台灣人 嫁給一個美國人
另外還有一對台灣人夫婦
還有一個台灣女生 是女主人的大學同學
他們大概都年過四十 有家庭小孩
巧的是聊著聊著才發現那個女主人竟然是我台北的家的對街鄰居
我家是18號 他們家是15號 而且都是5樓
一看出去就可以看到了
實在是太巧了
他們人都很好 很熱情
唯一讓我覺得不太舒服的是
他們讓我覺得有一點點好像人在國外就可以理所當然評論在台灣的人的一些事
譬如說他們覺得有些人在台灣還要用英文名字互稱很沒道理
然後嘲笑有人自己取英文名字叫Sean
卻不會唸 唸成/sin/ 連唸都不會唸還取英文名字
和我覺得出國見識之後
應該能夠變得更包容理解文化和環境上的不同的想法背道而馳
另外我習慣稱呼對岸的人大陸人
當我講到大陸人的時候
那一對夫婦的男的卻說中國人就中國人
你講大陸我怎麼知道是美洲大陸還是歐洲大陸
老實說我還蠻不爽的
我真的不喜歡這種意識形態
來到美國後的感覺是
碰到的台灣人對於民族認同的意識會走向兩個極端
越加開放包容 或是更覺得要強烈區分
我無法評論孰優孰劣
只是我覺得當都是台灣人聚在一起的時候還要特別強調這個
讓我覺得很愚蠢
你會不知道我講的大陸人就是指對岸的 或是中國人嗎?

平衡報導時間:除此之外他們真的還不錯

2.星期六當天來回去了一趟紐約市
中午先去和bistin和他朋友一起吃了totto ramen
真的超好吃的 絕對是我目前為止吃過最好吃的拉麵
座位只有14個 外面大排長龍
不愧是被評為全紐約(或全美?)最好吃的拉麵
接著去了中國城剪頭髮
這是我第二次給這個髮型師剪
雖然覺得還是比我在台灣剪的那個髮型師差了點
但是我覺得到美國就不用太挑剔了
而且我也不想再到處去別的地方試了
所以索性就給他加入了會員
年費$23 之後每次剪頭髮都打八折
變成一次$28 加小費$2
其實這才是他們的正常收費吧
不要以為我不曉得
然後就去一家位在23街的西班牙風味龍蝦店
和在Madison認識的朋友碰面 有喣妍 Ping Perry和其他友人
我們約17:30在店門口碰面
我16:00剪完頭髮所以打算很悠閒地從Chinatown走過去
結果應該是要往北邊走 我卻走錯路沿著Broadway往南走
一直走到了wall street才發現走錯了
趕緊往回走 結果才走回到第三街就已經17:20了
還要走20個block才會到....
我頓時感到自己的渺小 很認命地去搭地鐵
腳酸爆啦~~

No comments: